推广 热搜:

2020年春部编版初二下册语文训练24 唐诗三首

   日期:2024-08-02     来源:www.qiwei244.com    浏览:389    
文章简介:24唐诗三首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时候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记》《小石 潭记》。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国内古时候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24唐诗三首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时候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记》《小石

潭记》。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国内古时候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源于白居易笔下。

D.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2.依据原文填空。

《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讲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巨乳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中表现老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归来倚仗自叹息。

《卖炭翁》中写老翁外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卖炭翁》,完成3~4题。

3.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答案: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期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4.下列对这首诗剖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导致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合,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能”的“惜”是吝惜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5~7题。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一个人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情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法,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6.请对这首诗中第一自然段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本段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很难及焦灼苦闷的心情。

7.选出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是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非常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块,意境深远。

 

阅读诗歌,回答8~9题。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哪个家宿?

8.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

答案:自然景色市井景况

9.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大家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很难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踏烂麦青青。

10.填空。

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毁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写了诗人贫穷的窘状,但推己及人,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卖炭翁》诗人把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之中。故事在高潮之中戛然而止,更含蓄有味,更让人深思和感愤。

 

胸怀天下、远大理想、关注苍生等。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古诗十九首》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红线毯》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

——周恩来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