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高考考试日益临近,高中三年级生的心理重压愈加大。这个时候特别需要爸爸妈妈跟孩子进行有效地交流和交流,帮助孩子缓解重压。怎么样才能做到与孩子有效交流呢?有关老师建议,高中三年级父母应掌握共情式倾听。
高中三年级生陈晓近期一直闷闷不乐。前两天,母亲发现,陈晓一直坐在我们的房间发呆不语。母亲担忧女儿,就问她是否在学校有哪些事。压抑了好几天的陈晓,听到母亲的询问,终于忍不住说出心中的苦闷。原来,她这类天在学校和同桌闹了点小别扭,心里非常烦。可让陈晓没想到的是,母亲的反应非常不屑,感觉这么点小事根本不值得烦,就只嘱咐陈晓千万不要由于这事影响学习。
据介绍,目前不少高中三年级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存在问题。譬如,孩子说话时,有些父母没非常专注地听。一些父母甚至还没有听孩子把事情说完就打断、评论。还有一些父母一听孩子说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耐烦,三言两语把孩子打发了。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将来再想让孩子跟父母说心里话,就会比较难。
八一中学心理教师王培建议,高中三年级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应掌握共情式倾听。父母要向孩子传达自己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所说的话,真的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在和孩子交流时,高中三年级父母不要只顾自己说,而应多听孩子怎么说、如何说。父母除去要弄了解事情的原委,还要察看孩子的情绪,知道孩子的感受和期望等。这就是共情式倾听,如此的倾听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交流的成效会更好。
倾听时,爸爸妈妈要跟孩子有眼神交流,身体最好维持前倾,不要躺在沙发上,不然容易让孩子感觉父母处在高高在上的地方,不容易交流。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父母在倾听时与孩子达到共情的境界是尤为重要的。父母假如办不到这一点,容易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理解他,不会他正在历程的所有,或者根本不关心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