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念书不好的娃,是来报恩的!”这段校长讲话刷爆朋友圈,你赞同吗?

   日期:2025-03-15     来源:www.8kwenku.com    浏览:513    
文章简介:期中考试后,面对孩子的试题,不少家庭的日子不好过。 不过,近期一位校长的讲话却让不少父母得到了安慰,主持人孟非也忍不住在微博上转发评论称:“反正是宽慰到我了……转发的肯定是给父母的。
“读书不好的娃,是来报恩的!”这段校长讲话刷爆朋友圈,你同意吗?

期中考试后,面对孩子的试题,不少家庭的日子不好过。

不过,近期一位校长的讲话却让不少父母得到了安慰,主持人孟非也忍不住在微博上转发评论称:“反正是宽慰到我了……转发的肯定是给父母的。”




这段精彩的校长讲话内容如下:

据了解,这位校长姓林,他是在学校期中考后的父母推荐会上说的这段话。爆料父母称:“两个小时的父母推荐会,只记住了林校长的话:


↓↓↓

校长的这段话瞬间热门了朋友圈,并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其实,是逼孩子好好学习还是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一直是父母最纠结的问题。


宽松派觉得——


应该鼓励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就像高晓松说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孩子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严格派则持相反的看法——


觉得孩子就应该被逼着吃苦,才能到达更高的生活高度。


今天大家选取了两篇文章,分别讲解了这两种看法,你更赞同哪一个呢?

第一篇


鼓励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有篇鸡汤文,流传非常广,呼吁父母: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摘抄几段给大伙看看。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大家开始做父母之后,大家不少的梦想、不少的关注是一生不可能达成的,是虚幻缥缈的。


大家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相比最大不一样点就是,大家没办法同意大家的孩子以后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讲,这就是现实。


于是,大家为了追求那些我觉得虚幻缥缈的目的,就产生了许很多多大家今天看着本不应该产生的现象。


大伙可能听说过目前奥数已经开到了婴幼儿园,婴幼儿园已经开始分快慢班。所以今天大家社会上有更多的现象说明,大家愈加重视的是"抢跑"。


其实生活是一场马拉松,大家可能都看过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其实起跑的时候哪个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无关紧要。


甚至跑完了一万米哪个在1、哪个在第二也不可以决定哪一个就是最早到达终点的。


但,今天许很多多的父母都在拼命地“抢跑”。没哪一个国家的父母,像今天中国学生的父母这样沉迷“抢跑”。


回想起大家30多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大家并没看到当初大家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不少科学范围的大师,至少目前还没。


所以大家每一个人对我们的孩子都有如此的过程,开始生的时候有不少梦想,期望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个好成绩,慢慢大家的期望渐渐降温。大家期望这个孩子可以正常毕业、升学、就业、以后可以成家、生儿育女、生活稳定、工作稳定、别下岗。


可以在3、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进入老年、孩子孝顺。最后你不可以动的时候,所有刚开始的梦想都没了,那时候的梦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边给我倒一杯水。


其实大家每一个人心路都是如此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有特别高的崇高的理想,但最后当大家已经垂老的时候,才真的了解其实大家有时候的培养都是不正确的。

第二篇


孩子越出色离大家越远

为何大家还要让他们努力?


这是一位资深老师和爸爸“明珠絮语”的肺腑之言,孩子越出色越是在给其他人培养,只能让他们离大家越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大家也了解,大家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


同事A,孩子是那种最标准的学霸。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工作。目前老两口已经退休,可以说有钱有闲。但唯一的孩子却在万里以外,连最基本的亲情都享受不到。


同事B的孩子也非常出色,但没选择出国。他最后留在了北京,娶妻生子。B倾尽一生的积蓄,在北京给孩子买了一套小平方米的住房,赔上了他一辈子的辛劳。


同事C的孩子则是另一种典型。上学时就不求上进,成绩不佳,最后随意混了个学历,回到了大家这座小城,托人找了个重压不大赚钱不多的工作。平常抬脚就能回家看看,周末一家人可以聚聚,小日子过得滋润得非常。


作为父母,你更羡慕哪个?作者的看法是:大家当然想和孩子永远在一块,但大家更期望孩子过得更快乐,生活更成功。


当然,不是出国或者留在大城市就代表成功,但至少,大家应该让孩子出色,使得他们的生活有更广阔的舞台,有更多的选择权。


打个比如,只须A的孩子想,他可以选择回到国内大城市,也可以选择回到大家这座小城,还可以选择把爸爸妈妈接到海外。但C的孩子的选择,只有一种。


这就是差距。




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孩子,我需要你念书用功,不是由于我要你跟其他人比成绩,而是由于,我期望你以后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空闲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或许,这就是教育和学习的意义。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